臉書回顧跳出「20年前手搖菜單」 網嘆:以前珍奶超過15不買

台灣的手搖飲料店滿街都是,價格雖然跟國外相比便宜很多,但若是跟以前比差距可大了。一位鄉民滑臉書看到朋友的動態回顧,約20年前的南部手搖飲料店價目表重新浮上檯面,他看到純茶類的價格不禁感到不可思議。

May 16, 2024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台灣的手搖飲料店滿街都是,價格雖然跟國外相比便宜很多,但若是跟以前比差距可大了。一位鄉民滑臉書看到朋友的動態回顧,約20年前的南部手搖飲料店價目表重新浮上檯面,他看到純茶類的價格不禁感到不可思議。
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《有生之年》。

 

有鄉民在PTT八卦板分享南部飲料店的舊菜單,上頭最貴的品項是45元冰咖啡,最便宜的則是「桂花紅茶」和「炭焙麥茶」,小杯竟然只要10塊錢。純茶類大多20元,奶茶也是35元就能買到大杯的,現在接近100元的新鮮果茶類,當年也只要30元~35元。原PO看了大吃一驚:「有沒有南部以前手搖價錢的八卦?」


翻攝自PTT。
廣告1

 

鄉民們不禁懷念起物價親切的時光:「20年前去屏東,在地人嗆珍奶超過15就不買」、「25年前大杯奶茶$20,加珍珠免費」、「印象中25年前的冰沙才10塊」、「以前一杯綠豆沙20/25」、「 現在的價錢就是以前x2」、「小時候小杯基茶都5塊,小杯珍奶15塊」、「那時超大雞排配超大珍奶台北市才50,外縣市更便宜,但我媽不准我吃飯前偷吃這些,因為會脹到撐到正餐吃不下,但現在不會管了,因為50元頂多買小杯珍奶,正餐還是吃」。
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《當男人戀愛時》。

 

也有人分析現在手搖價格飆升約2倍的原因:「成本增加了啊!以前便當店還能送個便宜飲料 (雜牌乳酸飲料) 後面成本增加就消失了」、「時薪都漲多少了」、「喝的是店租,不是飲料」、「拉到20年就覺得好像還好,直接縮短成這5年看看,那漲幅才是真的嚇死人」、「租金和加盟金高,再加上飲料店淘汰率非常驚人,價格當然高得離譜」。你小時候大杯珍奶要價多少呢?


翻攝自PTT。
廣告2

 

話說大家平常喝手搖飲料的時候,習慣把吸管插在哪個位置?Dcard曾掀起一波討論,插吸管的位置居然區分成3大流派,其中一個流派聲稱是唯一正解,插對位置利多於弊,讓網友不禁表示:「整個喝錯20年!」

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。

 

女卡友在Dcard心情板上表示自己平常喝手搖,吸管都是隨便插,看插到哪裡就直接喝,不在意位置。不過原PO男友對手搖吸管的位置非常講究,一定要插在「邊邊」,當原PO沒注意幫他把吸管插在中間時,男友還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。


翻攝自Dcard,下同。

 

底下網友大致上分成3派,第一派就是和原PO一樣的中間派 aka 隨興派,沒有堅持一定要怎麼做,通常位置就會落在面積廣大的中間。中間派卡友們表示:「我都插中間,因為飲料杯是歪的話,邊邊比較容易滲出飲料來」、「我都插中間比較好喝,拿起來放到嘴巴剛剛好,插旁邊的話就感覺怪怪的」、「我是都隨便大概戳中間,這樣不管怎麼拿喝的位置都一樣啊!」

 

第二派是「圖案派」。有些飲料店很細心,從杯身到封膜都會設計別出心裁的裝飾花樣,例如聯名款的活動飲料杯。這類飲料封膜就會特別畫出適合插吸管的位置,激起圖案派想挑戰正中紅心的衝動:「迷X夏的封膜有個吸管的方框,我都一定會插方框裡」、「也有封膜上面是時鐘,要客人插在自己喝飲料的點上,提醒自己這杯飲料已經放多久了」、「我都看杯膜上的圖案決定插哪」。

 

第三派就是主打實際優勢的「邊邊派」,很多網友表示插在邊邊最方便把飲料全喝完,汽機車族也偏愛插在邊緣:「料永遠不會卡在尷尬的地方吸不出來」、「男友也是堅持插邊邊,他說這樣騎車掛在機車上歪另一邊就不會漏出來」、「經常騎車的應該都會選擇插邊邊」、「我都插邊邊,這樣騎車要放前面可以把插口轉到最上防止飲料被震出來」、「插旁邊開車才不會戳到手」。你是哪一派呢?

99元熱炒為何20年沒漲?常客嘆:早就變了
「夜市5小吃」恐致癌?營養師認了:我絕不敢吃
素顏也很漂亮!女神卡卡保養皮膚的「特殊運動」
而且當時只有分「S、L」大小杯,不像現在都寫中杯、大杯、特大~

參考資料:PTT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台灣, 美食
加入粉絲團! 臉書回顧跳出「20年前手搖菜單」 網嘆:以前珍奶超過15不買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