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其他英雄電影不同,這部電影沒有彩蛋。《小丑》引起了廣泛關注,大眾對潛在暴力的擔憂以及對作品無休止的思考。如果當初你期待看到的是即將重啟的《蝙蝠俠》系列或DC電影宇宙,那你可能會感到失望。從任何意義上說,這個《小丑》都是獨立存在的。當觀眾離開電影院時,思考的可能不僅是電影中挑釁又浮誇的畫面,而是一個孤獨無助的待幫助者,被迫走向巨大暴力的社會邊緣人。從更基本的層面講,觀眾還是會有很多有關電影故事的基本問題,以及是否還有更多的內容。
執導兼編劇《小丑》的托德菲利普斯 (Todd Phillips) 和飾演「小丑」亞瑟弗萊克 (Arthur Fleck) 的瓦昆菲尼克斯 (Joaquin Phoenix) 都說,這就是他們想要的。菲尼克斯最近對《泰晤士報》說「這部電影需要觀眾一定程度的參與。由你們決定如何解釋它。我們向你展示故事,而不是向你展示所有可能性。」
在《小丑》裡,我們知道亞瑟因為精神問題曾在阿卡姆州立醫院度過一段時間,不過他覺得幫助他治療的藥物已經不再有用了。從此他便開始對於現實與幻想的界限感到模糊。在某些時刻甚至整個故事情節,例如亞瑟與鄰居萌芽戀情,都顯示出他的錯覺,其實源於越來越多的心煩意亂。在電影的最後一幕中,亞瑟在犯下了一連串殘酷犯案後引發全市暴動,他戴著手銬回到了醫院。當他突然自己開懷大笑時,鏡頭切換到蝙蝠俠的父母被謀殺。醫生 (或社工) 問亞瑟有什麼好笑的。他說「他想到了一個笑話」,但她聽不懂。
電影結束時,背景音樂是法蘭克辛納屈 (Frank Sinatra) 的《That’s Life》,我們看到亞瑟走出了醫院 ,腳下踩著血腥的足跡,顯然應該是另一名受害者。因為電影與某些基本事實之間的聯繫,大家都想知道亞瑟是否一直以來其實都在阿卡姆州立醫院,只是一種病態的心理虛構,而想像了整個故事。導演表示他不想以任何方式給予答案。不過儘管如此,在電影的整個構思和製作過程中,他都故意避免將小丑定義為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,或者甚至其他任何明確的疾病。
菲利普斯說「有很多面相看這部電影,你也可以看完馬上就走。這部電影本來就有很多走向。但是很多人都跟我說,他們認為小丑只是編造了一個故事。整部電影都是幻想。他甚至可能都不是真正的小丑。」在整部電影中,亞瑟都是無法控制的大笑,而且常常時機都不適當。但是導演說,亞瑟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所發出的笑聲與其他不同。菲利普斯說「那個場景中的笑聲確實是他真正的笑聲。電影裡有不同的笑聲,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笑。 但是最後當他在阿卡姆州立醫院病房裡笑出來時,那是他在電影中唯一真正的笑聲。」
TEEPR巴黎小鹿編:導演這是什麼意思?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